《春社謠》入選(台灣)第三屆 當代敘事影展

2017-10-16 09:46 阅读(?)评论(0)






主委序文

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/ 曾年有

「台北客家」,一種被假設是離散(diaspora)的群落,所以幾十年來,尋求認同(identity)一直是客家人沈重的信念。因為,「離散」意謂著曾經有過的「集體認同」,或一個不曾被碎片化的「客家」─它與外界存在著明顯的「族群邊界」,只是,它正在崩解離散。
 
很多討論因此不斷圍繞著 Fredric Barth「族群邊界」的論述。「客家話」也就成了「自」、「他」的「界限」,但它不是虛假意識更非想像共同體,在某時某地有某群人,「客家」,是日常生活的實踐。
 
不過令人驚覺的是,「台北客家」與其他族群的「邊界」,竟絕大多數在自家門口;甚至當子女也被「異化」時(alienated),「邊界」就在自己肢體身上,隔絕了你與全世界。此時,你是想再看看卡夫卡(Franz Kafka) 的〈The Metamorphosis〉?還是聽聽希臘歌手 Omega Vibes 吟唱〈Diaspora〉?
 
當「邊界」就劃在你與全世界之間,過度期待變成焦慮,反省成了吶喊,而用母語嘶吼的愛怒喜悲不被身旁的人理解時,也許是時候了,看看世界上是否有同樣陷在「離或不離」困境中的夥伴。或許有人正與我們唱著相同掙扎的曲調;甚至正在找一種逃離的方式,認真思考「離散」的背後核心未必是「認同」,它也可能是一種過多的、被嫁接的記憶和描述。
 
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連續三年舉辦「當代敘事影展」,它試圖在「客家」的基礎上,與全世界不同族群的不同聲音或表演型式對接,今年所凖備的主題相當多元豐富,期待臺北市民共襄盛舉,從音樂、戲曲、影展到座談,這是一場「客家」和各族群朋友對話的饗宴,客委會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與盛會。





歌,還要繼續唱
 
文 | 鍾適芳 / 2017當代敘事影展策展人
 
去年此時,「2016當代敘事影展:邊界。世界」正緊鑼密鼓,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巴布.狄倫(Bob Dylan)獲獎。影展閉幕後,人們還爭論著狄倫作品的文學性,李歐納.柯恩(Leonard Cohen)帶著他獨有的低沈嗓音以及他洞穿世事的詩意,離開人世。冬天還沒過完,藝評家也是詩人的約翰.伯杰 (John Berger),也隨著柯恩,在另一個時空,繼續旅行與相遇。
 
榮耀與告別之間,我們向這幾位鼓動思想與行動的詩人致敬。因著他們的吟詠,我們得以透視現實,並相信我們之間共有的價值,終將帶我們抵達約翰.藍儂(John Lennon)那「想像的和平之地」。我們所處的當下,頻率混亂的雜訊淹沒了前人的詩謠,曾經以自由平等為追逐目標的人類,倒退而行,回到張揚著隔離、歧視、衝突、暴力旗幟的時代,那場標誌著進步、和諧的華盛頓大遊行竟成夢境,彷彿從未出發。
 
「2017當代敘事影展」以柯恩的歌《Bird on the Wire 鳥在弦上》為題,紀念那歌謠言明真理的時代,也期待時代之聲,繼續領我們手牽手。主題單元「時代與歌」呈現亞洲、美洲、到北非,不同時地的民謠運動與抗爭。歌謠作為傳聲筒與利劍,歌者冒著受迫害之險,在噤聲之地大聲唱和,鼓吹掌權者恐懼的信念。
 
壓抑噤聲的年代,台灣年輕人藉著美國流行音樂榜偶爾洩漏的滋養,悄悄萌芽反叛與反威權的思想。楊祖珺成長在那樣的時代,懵懂的青春經李雙澤一再叫喚,啟蒙歌唱的真義。她曾用歌聲走進工廠、監獄,用筆在地下戰鬥,用擴音器逆風而行;最終,在李雙澤過世40年後,她選擇以紀錄片作為回望的鏡頭,重返時代,重述台灣民歌運動神話背後的一個真實人物。《尋覓李雙澤》是楊祖珺的第一部紀錄長片,我們榮幸能在此片後製階段,獲得祖珺授權放映短版。
 
民謠為正義而歌的批判傳統裡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的音量確實稀薄微弱。即便如此,那股「唱自己的歌」的潮流,仍間接地鼓舞了1980年代新加坡青年以華語文創作歌謠的風潮。1980年,新加坡南洋大學關校,華校全面退場。統治者為截斷華語文作為輸送左翼思想養分的臍帶,推行英語為第一語言,也分歧了因語言而隔閡的社會階級。我們以鄧寶翠的《我們唱著的歌》的「新謠史」,呼應楊祖珺的作品《尋覓李雙澤》,呈現冷戰背幕下,相連著時代面貌與命運的東南亞。
 
1970年代的泰國,極權統治下的兩次大規模民眾抗爭,都起於曼谷中心幾所大學串連的學潮。學生與民眾的力量,透過刊物、美術、歌謠、集會等各種形式發散與凝聚,影像當然也是重要的武器。今年的開幕片《桐潘》(Tongpan),正是當年參與1973學運,志願下鄉服務的大學生的集體創作。他們以湄公河域水壩興建,政府強徵農地為敘事背景,以劇情式紀錄片(docudrama)的形式,講述泰國東北農民在鶴唳風聲的「反共」思想控制下,三餐不繼的每日。此片完成後,被指宣揚社會主義、同情泰共,遭長期禁演。直至2006年解禁後,才首次以VCD形式發行。在泰國影評人、《桐潘》製作團隊,以及泰國電影資料館(Thai Film Archive)的協助下,我們才能將這部珍貴的黑白長片,帶到台灣做首次放映。
 
《桐潘》的導演之一,也是泰國「生活之歌」(Pleng Phua Cheewit)民歌歌系的先驅蘇拉猜.芽.卡拉凡(Surachai “Nga Caravan”),將在影展開幕場,以他不間斷的詩謠之流,匯聚台灣民歌運動先行者楊祖珺、為反水庫行動返鄉唱作的林生祥、馬來西亞少數以歌謠針貶時政的唱作人阿茲米.由諾(Azmyl Yunor)。他們將站在同一個舞台上,以各自的語言唱著不同時代,卻信念相通的歌。
 
蘇拉猜.芽.卡拉凡的「生活之歌」,曾在奇妙的牽引下,影響了林生祥與「交工樂隊」為反水庫運動錄製的第一張專輯《我等就來唱山歌》(1999)。自1960年至今,湄公河上大型水壩的興建計畫從未停歇。水壩嚴重破壞河流生態及世居河域人民的傳統生計。漁民無魚可捕,農民無地可耕,《桐潘》的故事還未結束, 而歌也未停歇。2013年,年過六十、甫獲泰國國家最高榮譽桂冠詩人獎的芽,堅守長年的信念,繼續往湄公河域聲援反水庫行動,並寫下「水源來自山頂,萬物生靈有所依……這看似荒蕪的山林,卻是通向美麗世界—大自然的旅徑。」
 
在規劃今年影展主題影片時,泰戈爾《漂鳥集》的詩句不時飛來:「世界以苦痛吻我的靈魂,我以歌報之」。或許泰戈爾最初為愛情而寫,但我卻在另一個世界咀嚼這詩句,而每一部「時代與歌」的影片,都似這詩句之翼下的鳥瞰。
 
感謝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對「當代敘事影展」堅定的期許,讓我們得以持續影展的開放與公共性,不陷溺於鄉愁。透過影展,我們試著把世界帶入園區,一個不同於運動競技場喝采、經濟全球化榮景的真實世界。台灣的客家人曾經歷語言與認同的壓抑,最能體會自由放聲的可貴。就在客家園區慶祝「客家文化」重生的日常裡,謹以「時代與歌」的每一部影片、每一首歌謠,紀念我們曾失去的,也為還未獲得自由的人而歌。





場次表
https://www.nnff2017.com/nnff-schedule

◎ 2015 | 中國 China | 25 min ? 台灣首映 Taiwan Premiere
◎ 導演 Director | 鬼叔中 Gui Shuzhong


春社謠 Ballad of Chun She


影片介紹
https://www.nnff2017.com/ballad-of-chun-she


放映場次 Schedule

10/23(一)Mon. 14:00 /客家文化中心 3 樓放映室
10/24(二)Tue. 19:00 /客家文化中心 3 樓放映室






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